請使用下列任何一種瀏覽器瀏覽以達至最佳的用戶體驗: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 或Safari。
為避免使用網頁時發生問題,請確保你的網頁瀏覽器已更新至最新版本。
熱門搜尋:
搜索
文匯報
海外版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熱門搜尋:
首頁
即時
香港
兩岸
國際
評論
社評
評論
來論
今日文匯
視頻
新聞
訪談
直播
圖集
香港
兩岸
國際
專題
專欄
大文新聞網
文匯報
海外版
資料檢索
熱門搜尋:
大文新聞網
客戶端
文匯報
海外版
資料檢索
個人中心
退出登錄
即時
評論
今日文匯
熱點
視頻
圖集
專題
調查
論壇
專欄
首頁
廣告
首页
即時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評論
- 社評
- 評論
- 來論
今日文匯
視頻
- 新聞
- 訪談
- 直播
圖集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專題
- 香港
- 兩岸
- 國際
專欄
返回上一頁
全部
全部
即時
報紙
圖集
視頻
從新到舊
從新到舊
從舊到新
相關度
搜全文
全文
標題
關鍵字
顯示更多
【點滴】非洲之旅
2006年,時任外交部長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率領她任團長的中國明星藝術團到非洲演出訪問,感謝她邀請我當藝術團的顧問,李夫人知道我未去過非洲,她對我說︰「復生,非洲肯定不會令你失望!」就憑李夫人這句話,我開始了我的非洲之旅……
04月20日 04:30:00
文匯報
【點滴】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初次踏足外交部是2006年的秋天,時任外交部長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也是位出色的外交官,她十分注重扶貧工作,每年都組織活動捐助貧困地區學童,更安排成績優異者前往首都北京及參觀外交部,由於我們也有參與捐助活動,故獲邀一起出席。
04月13日 04:30:00
文匯報
【點滴】東方女性的傳統美德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早前雖已落幕,但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的出色表現,仍舊是媒體網絡熱話,楊主任開首便提到我們的價值,也就是人類的價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民主,中國外交的目標是要為14億中國人民的生活提高,同時要為世界和平穩定作出貢獻……這位儒雅剛正的外交家,當日不卑不亢,恰到好處地替我們示範了一節大國風範的外交課,讓我想起成功男士(他)背後總有一位賢內助——樂愛妹參贊,同樣是位出色的外交官!
04月06日 04:30:00
文匯報
【點滴】五行與修行
百年前的嗇色園在草創時期,建築物料有限,不堪風雨所侵。1937年得到仙師乩示,如果要永垂久遠,建築須配合金、木、水、火、土「五行」,方能鞏固。至1973年,嗇色園改建,提升了整體的氛圍,由原本的嶺南民宅式建築,建成莊嚴的黄大仙寶殿,此外,亦設有三聖堂供奉代表佛教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代表道教有感必孚的呂祖仙師,及代表儒教忠孝節義的關聖帝君,奉行「三教並尊」。
03月23日 04:30:00
文匯報
【點滴】做好分內事 不與人爭
自2015年出品攝製資訊文教電視節目《復興新生系列.世說論語》以來,感恩何文滙教授一直贈以墨寶,替我們整個文化系列題字,至今已6年。現正於無綫電視財經資訊台晚上播映的《園繫香江百載情》,節目名稱也是其墨寶之一。
03月16日 00:00:00
文匯報
【點滴】「普濟勸善」的精神
黃大仙信仰自1897年在廣東冒起萌芽,至今已經超過100年歷史。
03月09日 04:36:14
文匯報
【點滴】普救群生 善良本性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已過,向以靈籤有求必應見稱的嗇色園黃大仙祠卻仍然遊人如鯽,香火鼎盛,由於香港受疫情影響,許多人不能外出旅遊,祠廟除了供人參拜外,也成為景點之一,尤其今年踏入百周年紀慶的嗇色園,是廣大市民的好去處,黃大仙的歷史更為人津津樂道。
03月02日 04:32:24
文匯報
【點滴】回音場的力量
在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博士(義覺)道長的率領下,黃大仙祠第一參神平台之下於2011年建成了太歲元辰殿,總面積約1萬平方呎,殿內供奉斗姥元君和六十甲子太歲等諸神。
02月23日 04:35:58
文匯報
【點滴】「頭炷香」的習俗
中國民間有歲初上「頭炷香」的習俗。新春來臨之際,亦即是除夕夜(年三十晚)凌晨邁進大年初一之時,向神靈奉獻的「第一爐香」,表達信眾的虔誠和祈求新年事事順利之意。
02月16日 04:32:38
文匯報
【點滴】《道德經》的哲學思想
《道德經》相傳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所撰寫,又稱《老子》,是道家哲學思想的主要來源。無論是道家還是道教,都是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02月09日 04:32:02
文匯報
老子
【點滴】園繫香江百載情
世事千變萬化,紅塵濁流滾滾。在亂世中,許多人都會求神庇祐,希望求仙得道,逍遙物外。
02月02日 04:35:18
文匯報
【點滴】嗇色園一百周年
嗇色園為一所非牟利的宗教慈善團體,創立於1921年,是香港著名的黃大仙祠的管轄機構,園內尊崇道、釋、儒三教,並以「普濟勸善」為宗旨,廣推善行,辦理醫療、教育及安老扶幼等事務。黃大仙祠,終年香火鼎盛,慕道而來的善信及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每日平均訪園人數逾一萬人次。
01月26日 04:32:18
文匯報
【點滴】視野和領悟
陳復生
01月19日 04:32:43
文匯報
【點滴】「真人騷」搬上政治舞台
陳復生
01月12日 04:32:18
文匯報
【點滴】無人機燈光騷
陳復生
01月05日 04:34:27
文匯報
陳復生編著新書 採集《論語》正能量
香港文匯報訊 在這動盪不安、人心紛亂的年代,面對疫情時,大家獨處一隅的時候也多了,正如陳復生說「靜坐常思己過」、反省覺悟人世間種種「不是」……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儒家精神恰好為大家帶來啟示。她將5年前親自監製主持的電視特輯《復興新生系列.世說論語》,輯錄成書,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大家重新認識《論語》。短短一則《論語》,充滿正能量,也是生活智慧。
12月30日 04:31:41
文匯報
【點滴】非洲之旅
2006年,時任外交部長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率領她任團長的中國明星藝術團到非洲演出訪問,感謝她邀請我當藝術團的顧問,李夫人知道我未去過非洲,她對我說︰「復生,非洲肯定不會令你失望!」就憑李夫人這句話,我開始了我的非洲之旅……
04月20日 04:30:00
【點滴】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初次踏足外交部是2006年的秋天,時任外交部長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也是位出色的外交官,她十分注重扶貧工作,每年都組織活動捐助貧困地區學童,更安排成績優異者前往首都北京及參觀外交部,由於我們也有參與捐助活動,故獲邀一起出席。
04月13日 04:30:00
【點滴】東方女性的傳統美德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早前雖已落幕,但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的出色表現,仍舊是媒體網絡熱話,楊主任開首便提到我們的價值,也就是人類的價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自由、民主,中國外交的目標是要為14億中國人民的生活提高,同時要為世界和平穩定作出貢獻……這位儒雅剛正的外交家,當日不卑不亢,恰到好處地替我們示範了一節大國風範的外交課,讓我想起成功男士(他)背後總有一位賢內助——樂愛妹參贊,同樣是位出色的外交官!
04月06日 04:30:00
【點滴】五行與修行
百年前的嗇色園在草創時期,建築物料有限,不堪風雨所侵。1937年得到仙師乩示,如果要永垂久遠,建築須配合金、木、水、火、土「五行」,方能鞏固。至1973年,嗇色園改建,提升了整體的氛圍,由原本的嶺南民宅式建築,建成莊嚴的黄大仙寶殿,此外,亦設有三聖堂供奉代表佛教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代表道教有感必孚的呂祖仙師,及代表儒教忠孝節義的關聖帝君,奉行「三教並尊」。
03月23日 04:30:00
【點滴】做好分內事 不與人爭
自2015年出品攝製資訊文教電視節目《復興新生系列.世說論語》以來,感恩何文滙教授一直贈以墨寶,替我們整個文化系列題字,至今已6年。現正於無綫電視財經資訊台晚上播映的《園繫香江百載情》,節目名稱也是其墨寶之一。
03月16日 00:00:00
【點滴】「普濟勸善」的精神
黃大仙信仰自1897年在廣東冒起萌芽,至今已經超過100年歷史。
03月09日 04:36:14
【點滴】普救群生 善良本性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已過,向以靈籤有求必應見稱的嗇色園黃大仙祠卻仍然遊人如鯽,香火鼎盛,由於香港受疫情影響,許多人不能外出旅遊,祠廟除了供人參拜外,也成為景點之一,尤其今年踏入百周年紀慶的嗇色園,是廣大市民的好去處,黃大仙的歷史更為人津津樂道。
03月02日 04:32:24
【點滴】回音場的力量
在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博士(義覺)道長的率領下,黃大仙祠第一參神平台之下於2011年建成了太歲元辰殿,總面積約1萬平方呎,殿內供奉斗姥元君和六十甲子太歲等諸神。
02月23日 04:35:58
【點滴】「頭炷香」的習俗
中國民間有歲初上「頭炷香」的習俗。新春來臨之際,亦即是除夕夜(年三十晚)凌晨邁進大年初一之時,向神靈奉獻的「第一爐香」,表達信眾的虔誠和祈求新年事事順利之意。
02月16日 04:32:38
【點滴】《道德經》的哲學思想
《道德經》相傳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所撰寫,又稱《老子》,是道家哲學思想的主要來源。無論是道家還是道教,都是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
02月09日 04:32:02
老子
【點滴】園繫香江百載情
世事千變萬化,紅塵濁流滾滾。在亂世中,許多人都會求神庇祐,希望求仙得道,逍遙物外。
02月02日 04:35:18
【點滴】嗇色園一百周年
嗇色園為一所非牟利的宗教慈善團體,創立於1921年,是香港著名的黃大仙祠的管轄機構,園內尊崇道、釋、儒三教,並以「普濟勸善」為宗旨,廣推善行,辦理醫療、教育及安老扶幼等事務。黃大仙祠,終年香火鼎盛,慕道而來的善信及中外遊客絡繹不絕,每日平均訪園人數逾一萬人次。
01月26日 04:32:18
【點滴】視野和領悟
陳復生
01月19日 04:32:43
【點滴】「真人騷」搬上政治舞台
陳復生
01月12日 04:32:18
【點滴】無人機燈光騷
陳復生
01月05日 04:34:27
陳復生編著新書 採集《論語》正能量
香港文匯報訊 在這動盪不安、人心紛亂的年代,面對疫情時,大家獨處一隅的時候也多了,正如陳復生說「靜坐常思己過」、反省覺悟人世間種種「不是」……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儒家精神恰好為大家帶來啟示。她將5年前親自監製主持的電視特輯《復興新生系列.世說論語》,輯錄成書,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大家重新認識《論語》。短短一則《論語》,充滿正能量,也是生活智慧。
12月30日 04:31:41
顯示更多
新聞排行
新聞回顧
2020
7
熱門視頻
香港有情|民間義工荃灣派物資予劏房戶 向佐落區參與幫助基層市民
圍繞「一棵樹的價值」創新學習 深圳這間學校的學習方式亮了!
熱點
1
他們鑄就山河
1
他們鑄就山河
2
報業公會評選 文匯奪四獎
2
報業公會評選 文匯奪四獎
3
社交媒體掀新疆棉花保衛戰
3
社交媒體掀新疆棉花保衛戰
白小姐一肖一码期期准今晚开